最高分數為300分,而你的總分是 233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4 分

 



 
領域 得分 量表分數
      寬恕 21 +6
      有益行為 22 +7
      轉化的信念 20 +5
      愛 20 +5
      喜悅 15 0
      平靜 20 +5
      耐心 19 +4
      仁慈 21 +6
      美好 21 +6
      信任 15 0
      謙卑 18 +3
      自我控制 21 +6
      總分 233 +4
      內在狀態 19 +1
      外在焦點 22 +4
      目標設定 23 +5
      成功傾向 26 +8

   
  
 

最高分數為300分,而你的總分是 233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4 分

 

生活很美好,而且大多時候皆是如此!你並非虛應故事、得過且過,而是滿懷著愛、喜悅與平靜在過日子——就算不是時刻如此,至少是常態。雖然還是有辛苦的時候,但你通常可以有效地處理問題。你能為周遭的人帶來正面影響,人生對你來說並非應付了事,而是做最棒的自己。生活中有些領域或許在扯你後腿,但療癒了心病(心的問題)之後,你就能攀上人生的高峰!

 

在「寬恕」領域,你得到 21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6 分

 

你明白原諒過去遭受的傷害與失去,能讓你自由地享受現在,並創造美好的未來。你選擇只看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一面。

 

在「有益行為」領域,你得到 22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7 分

 

你依據愛與真理做選擇,而你的心和正直性與你的欲望和行為一致。你很滿意別人看見的是真正的你。

 

在「轉化的信念」領域,你得到 20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5 分

 

你只有極少數妨礙你成功的負面信念。你散發著希望、信心、平靜與喜悅。

 

在「愛」的領域,你得到 20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5 分

 

你明白利他、誠實、寬厚與慈悲的愛,才能創造成功。你相信自己,也關懷他人。

 

在「喜悅」領域,你得到 15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0 分

 

你可能用忙碌填滿生活,沒有留下空間給樂趣和喜悅。你可能體驗到無望或毫無價值的感覺。只要療癒過往的傷痛與痛苦的記憶,就能感受到喜悅、希望與感恩,也會覺得每天都有可能發生奇蹟。

 

在「平靜」領域,你得到 20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5 分

 

你覺得平靜、幸福、安康。你相信只要放下舊有的有害記憶與行為,未來便精采可期。

 

在「耐心」領域,你得到 19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4 分

 

大致上,你很滿意自己的生活,也覺得很滿足。無論你是否察覺到,你設定的是含有真愛的目標,並努力以正面情緒、有益行為與信任來實現這些目標。

 

在「仁慈」領域,你得到 21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6 分

 

你待人仁慈,也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善意。你接納別人原本的樣子,也寬恕並放下過往受到的傷害與冷酷待遇。你花時間照顧自己、珍視他人。你知道缺少仁慈與關懷的成功,根本毫無價值。

 

在「美好」領域,你得到 21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6 分

 

你很容易對生活中的事物心懷感激,也知道自己對世界有所貢獻。你會在他人身上和環境中尋找美好的一面,並對生命給你的一切抱持感恩之心。

 

在「信任」領域,你得到 15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0 分

 

你可能認為人生並不公平,也認為信任別人是不安全的。你可能有控制他人和所處狀況的需求。當你釋放舊有的傷痛記憶,就能建立信心,相信自己,也相信自己有能力信任別人。

 

在「謙卑」領域,你得到 18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3 分

 

你可能會拿自己和他人做好的或壞的比較,可能認為自己必須操縱他人才能成功。你也許不相信自己還不錯,除非別人也這麼想。當你放下舊有的負面細胞記憶引發的內疚、羞愧或錯誤的自尊,就能獲致成功。

 

在「自我控制」領域,你得到 21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6 分

 

你過著平衡的生活,對自己的價值和選擇有信心,也相信自己和他人。

 

「內在狀態」最高分數為30分,你得到 19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1 分

 

你可能經常因周遭發生的事而心煩意亂,也常常感受到負面情緒。有些事會困擾你,但有時候,你或許也能管理自己的內在狀態。你也許可以接納有建設性的批評,而不會覺得受傷或產生防衛心。有時候,你也許覺得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也許可以自在地檢視自己的感覺或引發那些感覺的原因。

你可能注意到,有所進步或得到自己想要的,只能暫時給你鬆一口氣的感覺,無法讓你持續覺得自己很成功。如果你發現自己走在一條可以產生結果的路上,就會經常擔心好景不長,也擔心很容易就一敗塗地。
你可以運用《夢想密碼》提供的工具改變以上狀況。

 

「外在焦點」最高分數為30分,你得到 22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4 分

 

你也許明白,影響你的感覺的,並非外在狀況。雖然你渴望能夠更成功,但你並不相信成功完全取決於運氣和環境∕狀況。你相信你能影響自己的人生,也相信你的內在狀態比外在狀況更重要。

你越來越明白你最棒的資產就是你自己。少了你這項資產,就不會有成功或快樂。你開始領悟到,「外面的」就是在外面,在你自己「裡面」的,才是關鍵。
《夢想密碼》提供的工具可以幫助你專注於愛、喜悅、平靜等經常影響成功的內在狀態。

 

「目標設定」最高分數為30分,你得到 23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5 分

 

你發現設定目標,並想像自己達成目標很容易。當你把焦點放在自己能夠掌控的目標時,你的目標設定過程通常會包含平靜和快樂等內在狀態。

你傾向設定內在目標,也經常達成這些目標,並且感到滿足。此外,正面內在狀態的力量往往會在你的生活中創造正面狀況。

你了解那種可能來自運用自身才能解決問題、幫助他人及改善情況的美好感受。你知道那種平靜與滿足可能來自把焦點放在他人的需要,而不是只看重自身需求。
你可以透過《夢想密碼》學習移除那些妨礙你設定真愛目標,並在人生各領域獲致成功的事物。

 

「成功傾向」最高分數為30分,你得到 26 分

 

在-10到+10的量表上,你得到 +8 分

 

你通常相信自己,也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你知道你能克服過去那些不成功的狀況,相信自己能盡一切努力以求再次成功。

描繪你成功模樣的高振動頻率影像更容易從你的心理—情緒影像資料庫發出了。在你、成功,以及你現在能做什麼方面,你越來越擅長選擇要把焦點放在哪裡。你知道你有能力在維持自身平衡的同時引導自己的注意力和意念,而且這個能力越來越好。當以上事項持續變得更好時,你肯定會越來越成功。

你可以運用《夢想密碼》提供的工具移除那些可能妨礙你成功的過往記憶與信念。



 

寬恕

無法寬恕與寬恕,可能是任何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議題。療癒密碼創始人亞歷山大.洛伊德博士提過,在到處演講、為人諮商的這些年來,他從未見過哪個嚴重的健康狀況沒有「無法寬恕」的問題在其中。然後他遇到了班.強生,一位到世界各地巡迴演講「癌症」這個主題的博士。強生博士也說,他從未見過哪位癌症患者沒有「無法寬恕」的問題。洛伊德博士與強生博士提到,他們曾和神職人員、醫生、治療師,以及各類型的醫療從業人員交談過,這些人全都表示,在他們遇到的所有問題中,根源處幾乎都存在著「無法寬恕」這個問題。

以下是一個與「無法寬恕」有關的祕密:「無法寬恕」通常隱身在憤怒、恐懼與悲傷之類的情緒後面。因此,如果你以為自己沒有無法寬恕的問題,請捫心自問:「一想到誰我就覺得生氣、悲傷或害怕?」通常你會在這些情緒的底層發現「無法寬恕」這個問題。

無法寬恕的對象可能是自己,可能是別人,也可能是神;或者情況正好相反,你可能會覺得神還沒有或永遠不會原諒自己,或是覺得別人不會原諒你(無論真實情況如何)。以上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是妨礙健康或成功的關鍵細胞記憶。這種無法寬恕的心情,以及內含這種心情的記憶,會妨礙療癒、阻礙成功。原因何在?因為它們是破壞性記憶,既非真相亦非愛,而是謊言與自私。

另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回溯至語言的源頭,會發現「寬恕」一詞的原意為「割斷繩索」或「解開繩子」。因此,無法寬恕意味著我們其實仍被自己不肯原諒的人事物牽絆住。即使對方不願意原諒,我們也可以割斷繩索。無法寬恕這個領域的範圍可能包羅萬象。

想要過著充滿愛、喜悅與平靜的生活,基礎在於「寬恕」。能否處理好「無法寬恕」的問題,對療癒與成功至關重要。

有益行為

有害行為指的是即使會讓人更遠離自己想要的一切,卻仍舊不斷重複出現的欲望與行為。判斷某行為有益∕健康與否的根據,在於做那件事的理由。如果成功目標的動機,是自私或恐懼,就算有可能成功,也很難在成功的同時持續感受到喜悅與滿足。

根據有益的目標與選擇建立有益行為的基礎,會讓人生活在愛與真相中,因而可以創造無極限的成功,也能吸引無窮盡的富足。

轉化的信念

熟悉療癒密碼的人都知道,我們認為正如史丹佛大學細胞生物學家布魯斯.立普頓博士所發現的,壓力為萬病之源。他也發現,引發壓力的始終都是錯誤信念,而這些錯誤信念現正深埋在我們的細胞記憶裡。立普頓博士接著又說,只要可以療癒錯誤信念,壓力便會消失無蹤,人體的免疫系統也就可以治癒任何問題,甚至是遺傳疾病與病痛。我們也相信,療癒錯誤信念引發的壓力,並以轉化的信念取而代之,會消除阻礙成功與富裕的事物。原因何在?因為壓力讓人筋疲力盡、變笨,並從負面角度看待一切。你想想看,在思緒不清、精力全失、什麼都從負面角度思考的情況下,怎麼有辦法成功?所有負面事物皆源自恐懼。

立普頓博士的研究顯示,錯誤信念會讓人害怕自己不該畏懼的事物。那麼,哪些事源自恐懼?憤怒、悲傷、沮喪、操縱、欺騙、從古到今世人犯下的罪行,以及對成功、失敗與其他事物的恐懼。因此,這個領域絕對能改變你的人生。

錯誤∕不健康的信念包括:「我不值得人愛」「我微不足道」「我有缺陷」「我無可救藥」「我一無是處」「壞事即將發生」「某件事現在就必須有所改變,我才會好過一些」「別人會占我便宜」「我很糟糕」「我不夠好」「我不可饒恕」「有人想傷害我」「我必須控制局面」「不公平」「別人一定要對我有好評價,我才會覺得好過」「我辦不到」「我無能為力」「別人應該為我代勞」。

以上的錯誤信念會讓人無法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一旦療癒這些信念,人生將永遠改變,因為這些錯誤信念會造成壓力,而壓力就是我們所有問題的根源,包括疾病與病痛、失敗、財務吃緊、人緣不佳等。

現在來看一些轉化的信念:「我值得人愛」「我很重要」「我完整無缺」「我是個有價值的人,無論外在狀況如何或其他人怎麼想」「我對未來懷抱無窮希望」「好事將降臨在我身上」「我的未來不受過去牽制」「我自由自在」「我一直都很好」「雖然總是在學習、成長、改進,但現在我覺得心滿意足」「我愛每個人」「人各有不同,但大家都很有價值、很重要」「我臣服於愛與真相,因此將接收到所有美好的事物」「我能放棄控制」「我不必試著假裝成另一個人,也會有人愛我」「我相信與自己有關的真相,也將活出這個真相」「我是有能力的」「我做得到」「我不必找人代勞」「我對自己的人生有發言權」。

你寧願抱持哪些信念?你寧願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沒錯,這就是我們想要療癒破壞性信念、注入健康信念的原因。我們向你保證,單是做到這個領域提到的事,你就能從此改頭換面。

成功基礎密碼與成功創建密碼

前三個面向,稱為成功基礎,因為這三個面向——寬恕、有益行為與轉化的信念——是建立一個基於愛、喜悅與平靜的生活的基礎。 而九個成功創建密碼,則是要幫助你在秉持「正直性」行事時,也能讓每個目標與夢想和諧一致。

可以讓人成功的,是利他、誠實、寬厚與慈悲的愛。本著對自己的愛,建立以慈悲與尊重為基礎的人際關係。
這個領域中存在著無法寬恕的負面體驗,一種無足輕重與憤恨的感覺。

有害行為:自私(這與愛自己不同)。

限制性信念:我不值得人愛;我微不足道;我有缺陷。

使用《夢想密碼》提供的工具就能聚焦於某些體驗、行為與想法,讓你可以修正找出來的負面問題。

正面體驗:寬恕、重要感、慈悲、同理心。

轉化的信念:我值得人愛;我很重要;我完整無缺。

有益行為:愛己愛人,唯真相是求。

我們想要擺脫負面思考,並注入正面想法,以過著充滿愛與真相的生活。

喜悅

喜悅可能涵蓋快樂,卻遠勝於快樂。快樂通常受制於外在狀況,喜悅則是一種內在狀態。喜悅的正面能量吸引來正面的人與狀況。

負面體驗:悲傷、沮喪、自卑感、無價值感、覺得自己有缺陷。

限制性信念:我無可救藥;我一無是處;人生無望。

正面體驗:快樂、興奮、興高采烈、自信、堅強、覺得自己很完整、自我價值感。

有益行為:做每件事的動機都是愛與真相,相信自己有能力開創嶄新的每一天。

轉化的信念:無論外在狀況如何,我都是個有價值的人;我對未來懷抱無限希望。

上述負面體驗與限制性信念,就是《夢想密碼》提供的工具在這個領域處理的項目,目的是消除這些項目中的壓力與破壞性記憶。《夢想密碼》藉由希望的感覺、感恩,以及每天都有奇蹟發生的可能性,灌注了喜悅的正面能量。

平靜

在《夢想密碼》的所有正面面向中,包括寬恕、健康信念、喜悅、愛、耐心與平靜等,唯有平靜無法靠意志力產生。平靜是個指標,可顯示出問題之中是包含破壞性記憶或健康記憶,或者兩者都有。請試著思考生活中出現的任何問題,再依據感受到的平靜程度判斷自己對那件事是懷有負面或正面想法。絕對有用。

平靜的相反是焦慮、恐懼或擔憂。前電視新聞主播湯姆.布羅考曾說:「焦慮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都有的問題。」這個領域旨在療癒相關的細胞記憶,以及引發焦慮、擔憂與恐懼的壓力。

負面體驗:焦慮、擔憂。

限制性信念:壞事即將發生;未來將和過去一模一樣;我過得不好。

正面體驗:平靜與恬靜的感覺;一切都很好、凡事都以它該有的樣子呈現那種難以言喻的感受。
轉化的信念:好事即將降臨在我身上;我的未來並不受制於過去;我自由自在;我一直都很好。
正面的面向:一切都沒問題那種很棒的感覺。哇,有人不想每天都有這種感覺嗎?沒錯,你可以的。恬靜。在人際關係與所有商業往來中追求雙贏局面的有益行為。把焦點放在與未來有關的美好事物上,而非與過去有關的壞事。專注於現在,留意平靜,視平靜為自身內在狀態的指標——不單是在這個領域,而是所有領域。這是個超級棒的工具,有點像儀表板上的閃光信號燈,告訴你:「喔,不好了!我有關於這件事的破壞性記憶,因為我無法平靜。」你可以把平靜當作一項非常有用的工具。

耐心

這是非常重要的領域,因為在這個領域受非生理性細胞記憶與壓力影響的身體系統是免疫系統。只要聽過班.強生和洛伊德兩位博士演講,就會知道療癒任何事物的關鍵,包括成功問題和關係問題,在於免疫系統是否發揮該有的功能。我們的經驗是,耐心問題往往直接影響免疫系統。

許多時候,耐心真的能讓我們知道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好或壞,說明如下:目標設定錯誤的證據就是憤怒,那麼憤怒從何而來?不耐煩。這是與「耐心」領域有關的首要情緒。什麼是好目標,什麼又是壞目標?根植於愛與真相的就是好目標,而源於自私、恐懼與欺騙的,就是壞目標。

倘若你的目標是以愛與真相為基礎,當目標沒有達成時,你並不會感到憤怒,因為你是出於愛與真相在做這件事。你或許會說自己的目標是跟愛與真相有關,但事實並非如此,你訂定目標的基礎其實是自私、恐懼和欺騙。然後,當目標受挫時,你就會生氣。如果這個目標確實聚焦於愛與真相,無論如何你都不會被結果影響,因為愛與真相和結果無關,重要的是過程,是去做符合真相的事,是現在就去愛自己和身邊的人。這些都與結果無關。不耐煩及其衍生出的情緒——憤怒——是個很有用的指標,能讓人知道自己一開始的目標就錯了。錯誤的目標受挫時,會讓人覺得生氣或不耐煩。

有耐心的人知道達成目標需要時間。在這個領域受到阻礙,可能會讓人難以注意到細節。

負面體驗:不耐煩、憤怒、受挫、不安全感、渴望愛的替代物。愛的替代物是我們退而求其次的某樣東西,因為我們不相信自己能獲得目前真正想要的事物,也就是愛。萬事萬物都可能是愛的替代物,例如讀書、吃冰淇淋等。這些並非壞事,但如果把它們當成愛的替代物去做,就是壞事了。

限制性信念:某件事現在就必須有所改變,我才會好過一些。

正面體驗:滿足、滿意、安全感。

有益行為:願意平靜地等待好事發生。

轉化的信念:即使總是在成長、學習、改進,我現在也覺得十分心滿意足。

療癒這個領域的破壞性記憶,意味著你不必等到明天才會覺得好過,你不必擁有這個或那個才會覺得自己很好。你現在就很好了。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擺脫自己深信不疑的那些負面事物,那些不符合真相、以恐懼為基礎、以己利為念的事物,然後注入符合愛與真相的正面事物。

仁慈

生命中最大的問題(大到可以影響其他事物往好或壞的方向發展),就是身分認同問題,也就是我們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很不錯嗎?我很糟糕嗎?我做得到嗎?我辦不到嗎?別人會愛我嗎?別人不會愛我嗎?我有魅力嗎?我沒有魅力嗎?以上提到的「我如何如何」和「別人怎樣怎樣」,以及這兩件事如何互相影響,就是這個領域的重心。
仁慈與下一個領域「美好」同屬身分認同領域,這兩個領域的走向往往就是你人生的走向。在艱困、受創環境中成長,並有過受虐經驗的人,通常必須花費大量時間處理「仁慈」這個領域,因為這就是「受拒」所在之處。我們認為,「受拒」對任何人而言都是生命中最嚴重的問題。人最需要的是愛,而最讓人覺得不被愛或不值得人愛的事,就是被拒絕與可感受到的拒絕。年幼時的你無法控制發生的一切,但我們還是可以療癒這件事,而且你也能擁有你應該擁有的生活(假如當初受到的是美好且仁慈的待遇的話)。由此可見,「仁慈」與「美好」兩個領域非常重要。

這個領域的負面體驗:受拒、傷害、恐懼(源自傷害與被拒絕的恐懼)。

限制性信念:如果別人拒絕我,表示他們在利用我;如果別人覺得我拒絕他們,表示他們太敏感了。

正面體驗:全然且無條件地接受自己和他人。
有益行為:面帶微笑。

轉化的信念:我愛每個人;人各有異,但所有人都是重要的、有價值的;我希望擁有更多充滿愛與真相的人際關係。

清除這些破壞性細胞記憶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解除自己的破壞性身分認同,注入充滿愛的、真實的、健康的認同,以幫助自己療癒,帶領自己邁向想要的成功。

美好

這是兩個身分認同領域的第二個。如果你有前面那個「仁慈」領域(也是「受拒」領域)的問題,那麼你在「美好」領域往往也會有問題。每個遭受拒絕的人幾乎都相信自己很糟糕,或者自己不夠好。
洛伊德博士說:「我太太罹患重度憂鬱症長達十二年。她是我至今所認識最美好的人之一,而且幾乎每個認識她的人都這麼說。然而,她卻覺得自己很糟糕,而且一輩子都這麼認為,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她接收到的訊息是:如果她不完美,別人就不會愛她。因此,只要一件小事就會讓她覺得自己很糟,但這當然不是真的。」我們必須清除那些細胞記憶,以及由此而生的壓力。

負面體驗:恐懼、羞恥。

限制性信念:我很糟糕或我不夠好;我不可饒恕。
正面體驗:感謝、感恩。

有益行為:隨時尋找美好的事物。

轉化的信念:我很好;我值得原諒;我純淨無瑕;我是為愛而生的。

「仁慈」與「美好」是兩個很重要的領域。若想朝著成功與健康邁進,就必須療癒身分認同的問題,必須相信與自己有關的真相,而不是相信由錯誤程式設定的謊言。

信任

這個領域之所以重要,有許多原因。這是「相信」的領域,只要相信,凡事皆有可能,人會做的一向都是自己相信的事。我們認為,「相信」可分為三個面向:信心、信任與希望。

信心立基於過去發生的事,會影響我們是否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對神、對政府有信心。許多事根據的都是過往的經驗,那些經驗對我們現在的行為及未來的規畫有強大的控制力,因為它們根據的是過去發生的事。

信任是我們對現在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認知。「我現在安全嗎?不安全嗎?快樂嗎?平靜嗎?有危險嗎?我現在必須做什麼?我做得到嗎?」
希望則是「相信」的第三個面向,聚焦於未來。以上三個面向交互作用。沒有信心,就不會有希望;倘若過去的生活一團糟,盡是負面經驗,充滿了創傷、沮喪、焦慮之類的情緒,那麼人就不會對未來懷抱多大的希望,就會傾向認為未來和過去不會有什麼兩樣。

療癒這些信念,將影響信心、信任和希望等三個面向,也會影響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消除破壞性記憶、移除並改寫破壞性記憶程式的同時,其實就是在改變自己的過去。有句話說:「認知就是一切。」這話有某種程度的真實性。所有的記憶都是認知,許多記憶並不是真的,而且充滿謊言,記憶中的真相甚至可能未曾發生過。我們並不覺得認知就是一切,因為還有真相存在,有些事確實發生過。今天太陽有露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我在就是在,不在就是不在。認知是很重要沒錯,但事實也很重要。

這個領域的負面體驗:懷疑、評判。

有害行為:試圖貶低他人。

限制性信念:有人會傷害我;我必須掌握局面;不公平。

正面體驗:相信過去,信任現在,冀望未來。

有益行為:永遠相信愛與真相;不評判。

轉化的信念:我臣服於愛與真相,因此將接收到所有美好的事物;我能放棄控制。

對「控制」的補充說明:些許控制是一件好事嗎?是的。能控制某些事真的很好,但在人際關係上,我們應該信任他人。缺乏信任就無法付出愛,沒辦法信任也許就無法愛人,兩者會互相影響。控制欲強的人不懂得付出愛,只要相處時間夠長,這種人幾乎一定會惹惱別人。我們想要愛人,而不是用不健康的方式去控制他人。

若能掌握這個領域,療癒負面情緒,注入正面感受(信任、相信、信心、希望),就能釋放強大的成功與健康力量。可以把這想成是主要的力量領域之一。人人都想擁有能獲致成果的力量,而這就是力量的領域。

謙卑

謙卑應該是被誤解最深的觀念之一。說到謙卑,通常會想到一個人的頭總是垂得低低的,不敢為自己挺身而出的畫面,但我們認為謙卑絕非如此。謙卑其實是相信跟自己有關的真相;換句話說,謙卑是身分認同領域(仁慈與美好)的直接結果,受這兩個領域影響。謙卑是不傲慢、不自負、不會總想強迫別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做。此外,謙卑並非自認不如人,認為你比我好、我能力不如你,或者我無法成功,也不表示沒辦法成為演出者或站在台前的人。謙卑的意思是:我只相信與自己有關的真相——我不比任何人好,也不比任何人差;只要是愛與真相要我做的事,我都能做到。謙卑是相信以下事實:你是有價值的、重要的;你可以在人生中成就大事,無論你需要成就的大事是什麼;你並未低人一等,也未高人一等。因此,你應該用愛與真相來接納所有人,這才是謙卑的真義。如果心懷真正的謙卑(意思就是相信與自己有關的真相),便很容易做到下一個領域:自我控制。謙卑就是下一個領域的關鍵。

負面體驗:內疚、羞愧、錯誤的自尊。

有害行為:採取任何必要手段,讓別人用特定眼光看待我;操縱他人,以獲取我想要及需要的結果。
限制性信念:別人一定要對我有好評價,我才會覺得好過。

正面體驗:相信自己與他人真正的本質;相信與自己有關的真相,因此能付出愛。

有益行為:對他人付出愛,尋求真相。

轉化的信念:我不必試著成為另一個人,也會有人愛我;我相信與自己有關的真相,並活出這個真相。

若抱持該有的態度在謙卑領域生活,其他人對自己的想法如何就無關緊要了。如果別人對自己有好的評價,當然很不錯,但我並不在乎,這不是驅策我、督促我的動力。我只想活在愛與真相之中,做自己必須做的事。

自我控制

這個領域對所有人來說幾乎都是一大問題。在成功與療癒這件事情上,大家都希望能自我控制,也必須自我控制,才能實現人生中絕大多數的事。諷刺的是,放下控制,自我控制就油然而生。

自我控制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做可以帶領自己邁向愛、目標、夢想與願景的事,而不是做那些會妨礙自己達成目標與夢想、不該做的事。

這個領域的美德顯然是自我控制,但也可能是放下控制。自我控制意味著平衡。一般人認為的自我控制,例如「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出人頭地,我要……」,其實並不算自我控制。更健康的做法是放下控制、心懷信任。不過,有些事情非做不可,有些事卻不能做,關鍵在於:這件事源自何處?如果源頭是正確的,亦即愛、真相、相信,以及源自這些事物的力量,那麼自我控制很容易做到,且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一點都不麻煩、不累人,感覺這麼做就對了,而且也不會像推石頭上山那般費力。然而,如果所做的事情是受恐懼驅動,並且對自己、對世界、對外在狀況抱持不符合真相的想法,那麼想要擁有適度的平衡與自我控制就會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這就好比推石頭上山,通常到了半山腰,石頭就會滾下山,途中還會碾過自己。我們會覺得很挫折,渾身是血、傷痕累累,此時心中自然會湧現以下想法:「我絕對不要再做這種傻事了!」自我控制意味著平衡,是源自一個充滿愛、信任與相信的地方。

負面體驗:懶惰、授權他人、無助。

有害行為:操縱、欺騙、放棄。

限制性信念:我做不到;我能力不足,該由別人代勞;不公平。

正面體驗:平靜而有自信。

有益行為:由愛、真相與自己的人生使命賦予力量的正面行為。
轉化的信念:我能勝任;我做得到,不必請他人代勞;我對自己的人生有發言權。

洛伊德博士對自我控制的兩個面向評論如下:「我太太在成長過程中深信『我辦不到,我能力不足』,我則是帶著較多『其他人該為我效勞』的授權觀念長大。但這兩種都是癱瘓人心的想法,因此我太太自然而然傾向成為完美主義者,試圖將每件事做到盡善盡美,以換取他人的愛,即使她不認為有人會愛她;我則容易變得懶惰,試圖叫人幫我做事。這兩者同樣都是自我控制出了問題。不過,自我控制本身也是個徵兆,可以顯示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正在發生。自我控制源於相信與自己、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世界有關的真相,而且是源自一個充滿愛、喜悅、平靜與真相的地方。倘若無法均衡地做到自我控制,就表示自己內心懷有恐懼與謊言。」

內在狀態

許多成功法主要聚焦於成功的「外在標誌」,例如財富、財產、社會認可、地位等,卻忽略了真正能驅策與衡量成功的內在狀態。依我們之見,依賴外在因素好比把全部時間花在幫汽車車體拋光,希望這樣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與其花時間和精力去拋光,不如花時間保養推動我們前進的「引擎」,縮小自己與成功之間的距離。《夢想密碼》可以幫助你聚焦於經常左右成功的愛、平靜與喜悅等內在狀態。

洛伊德博士說:「有三年時間,我到處尋找,希望找到一個成功法給使用療癒密碼的人參考,因為有太多人在療癒健康問題之後都在問這件事,但我找不到任何一個持續有效的方法。然後,我發現了原因何在: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布魯斯.立普頓博士)的研究顯示,若想靠意志力消除生活中原有的負面循環,成功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哈佛大學(丹尼爾.吉伯特博士)的研究則發現,期望是快樂的殺手,因為一旦聚焦於外在期望,並視其為目標,你就讓自己陷入了慢性壓力狀態中,直到達成或沒有達成那個目標為止。我能找到的每一種方法,幾乎都教人要做到這兩件事的其中一件或兩件都做到,才能成功——設定外在期望,然後憑藉意志力讓期望成真。因此,後來我從業界專家和圈內人口中得知成功∕勵志產業的失敗率約為百分之九十七時,倒也不怎麼意外。他們其實是在教人如何失敗,而非如何成功。」 

相較之下,真正的成功必然具備三要素。一,必須移除慣性失敗的程式(很像電腦病毒,不過是在人體內);二,必須改寫為成功程式(類似電腦軟體)。這兩項通常無法靠意志力達成,必須在潛意識與無意識層次「自動」執行。此外,這兩項著重的是內在狀態,也就是真正的成功的起源處,而不是聚焦於會導致失敗的外在期望。三,必須置於一份意識層次的藍圖之下,此藍圖根據的是洛伊德博士所謂的「靈性自然法則」(這並非宗教法則),你無法違反、無法逃脫,就像從大樓往下跳無法違反、無法擺脫重力一樣。

如果順利做到以上三項,幾乎一定會成功。其實,就算你不想,往往也會成功,因為你現在已經「被設定要成功」(被編寫了成功程式)。而且我們的經驗是,這種成功通常超乎想像,也比想像中更好——是對你而言最完美的成功。

成功是一趟旅程,而非單點目的地。對我們來說,享受這趟旅程,反而能讓人展開更多趟有趣的旅程。改善自己的內在狀態,就像讓一輛車在環境改變的狀況下依然和平常一樣運轉順暢。沒有人想要自己的內在狀態因為我們就是沒有成功必備的要素,而「緊急煞車」、迫使自己偏離原本的路線、指引錯誤的方向或叫我們放棄。

在《夢想密碼》中,你會發現我們相信成功是愛、喜悅、平靜、美好、信任等內在狀態。《夢想密碼》提供的工具能幫助你移除成功的障礙物,增強這些正面的內在狀態。

我們相信,許多傳統的目標設定程序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沒有考量到目標設定最重要的部分。《夢想密碼》會請你思考你的目標是否以愛與真相為本,並且在你的掌握中。

雖然實物較容易被看見,也被宣傳、行銷為成功的關鍵,但我們認為「看不見」的事物才是我們真正渴望的。如果可以設定一種目標,這種目標能讓我們在追求並實現它的過程中越來越覺得它會產生效果,並且激勵自己對狀況有所貢獻以讓事情變好、支持和保護家人及同事、創造工作機會等,就能提升自己生命的價值,而這是實物絕對無法比擬的。
《夢想密碼》提供的工具會教你如何決定這樣的目標,以及如何設定我們所謂的「真愛目標」。

外在焦點

你也許聽過洛伊德博士和其他人提到一般成功法的成功率。我們相信,其中的許多方法都低估了內在狀態的重要性。有些方法則告訴你,只要得到成功的外在表現形式,例如財富、財產、社會認可和地位,你就會快樂。

哈佛大學的丹尼爾.吉伯特博士進行了一項突破性的研究,得到的結論是期望為「快樂殺手」——主要是外在狀況。期望之所以會扼殺快樂,是因為在心生期望的同時,你立刻就陷入慢性壓力狀態中。這意味著期望也是「成功殺手」,因為壓力讓人幾乎不可能獲得全方位的成功(財務、健康、快樂與圓滿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內在焦點(也就是放下期望)能化解壓力,成功便指日可待。你現在處於流動、和諧、愛、平靜等狀態,而這是創造外在結果的內在力量。

在缺少內在力量的狀況下,絕對無法達成外在結果,這就像是用沒插電的吸塵器吸地毯——耗時費力,卻徒勞無功。史丹佛大學物理學家威廉.堤勒博士說,不可見的內在永遠是可見的外在之母,絕無例外。然而,多數成功與勵志課程都教人要以外在成功為焦點。研究結果顯示,這真是教學失敗,也難怪根據業界人士與專家的說法,這些方法的失敗率約為百分之九十七。

我們發現,幾乎每種教人以外在目標為焦點的方法,也會教人要憑藉意志力做到。然而,布魯斯.立普頓博士在其暢銷書《信念的力量》中提到,試著依靠意志力改變正在阻撓自己成功的潛意識與無意識信念,成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根據立普頓博士的說法,想做到這件事,幾乎一定要有可以找到並修正負面程式的機制(好比可以移除電腦病毒的防毒程式),憑藉意志力就是不可能做到。因此,若想真正成功或更成功,就必須仰仗內在焦點,而非意志力。

目標設定

無論哪種成功法,設定目標都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我們認為,許多傳統的目標設定程序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沒有考量到目標設定最重要的部分。《夢想密碼》會請你思考你的目標是否以愛與真相為本,並且在你的掌握中。

雖然實物較容易被看見,也被宣傳、行銷為成功的關鍵,但我們認為「看不見」的事物才是我們真正渴望的。如果可以設定一種目標,這種目標能讓我們在追求並實現它的過程中越來越覺得它會產生效果,並且激勵自己對狀況有所貢獻以讓事情變好、支持和保護家人及同事、創造工作機會等,就能提升自己生命的價值,而這是實物絕對無法比擬的。
《夢想密碼》提供的工具會教你如何決定這樣的目標,以及如何設定我們所謂的「真愛目標」。

成功傾向

我們相信,若想成功,一定要有成功傾向。過往那些失敗或不成功的經驗,時常強過我們相信自己可能成功的信念。相信自己,也相信自己有實現目標與夢想的能力,是成功的要素。

我們必須能夠將過往經驗視為今日成功的必要教育。這麼做可以讓我們放下內疚、後悔與自暴自棄等情緒。從過去汲取教訓,能增強並支持我們在成功旅程上邁出的下一步——這趟旅程將持續到我們嚥下最後一口氣為止。
如果未能有效利用自己有過的經驗,便將受到過去拖累,就像拖著一堆不幸的行李,妨礙自己、耗盡心力,並削弱自己成功的決心。

《夢想密碼》提供的工具有助於提高你的成功傾向。

Copyright ©2016 TheHealingCod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無意取代醫生或其他健康照護專業人士提供的建議,亦無意取代任何產品標籤或包裝上標示的訊息。本網站的內容不該用於任何健康問題的診斷或治療,亦不可當作任何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的處方。在開始進行任何飲食、運動或營養補充療法之前,或者接受任何藥物治療之前,或者你懷疑自己的健康出問題,請務必先徵詢健康照護專業人士的意見。未請教醫生之前,請勿貿然停藥。


http://thehealingcodes.com/success-issues-finder/taiwa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ngheng 的頭像
    hengheng

    Hengheng's World

    heng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