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很在乎「時間」
為什麼呢?
我的諮商師一定會告訴我,這與「家庭」有關
看起來似乎是這樣

PartⅠ
我爸每天都會「提早」叫我們起床,「提早」買好早餐,
「提早」出門,「準時」回家
我媽每天都會「準時」叫我們起床,「準時」準備好三餐
「準時」站在家門口等我們回家,「準時」上床睡覺
這個意思是說,「遲到」是不可能發生在我家的
而且以我爸媽的做事效率似乎只有提早完成的份,好像沒有延遲的時候
所以我也天真的以為大家都是如此
這是個再正常不過的標準了,我以為
上了高中,第一次認知失調,我以為這是「台北市」人的傲慢
上了大學,經過n次失調後,我瞭解到不是每個人都care時間的
可是我很care,不然要時間幹嘛
這是一種自我控制、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承諾
我覺得

PartⅡ
存在主義說:不是每一種時間都可以量化的
譬如:人際世界就不行
有些人認識了六年,真的有六年的交情
有些人認識了九年,卻只有當年二年的交情
有些人雖然只認識了兩年,可是卻存在我心裡達十幾年之久
同樣認識三年的同學,國中的覺得好熟悉,高中的卻幾乎忘記了名

PartⅢ
今天晚上,得知一位同學即將退伍
還有「二個禮拜」就可以退伍了耶
我打從內心為他高興著
終於可以開始掌握自己的人生了啊
值得慶祝
後來我才發現
我同學退伍的日子也是我回淡水的日子
可是「二個禮拜」對我而言卻好長好長
人家是二個禮拜「就」可以回淡水
我卻是二個禮拜「才」可以回淡水
這兩個禮拜裡,撇開要完成的作業外
我即將結束本學期的團體
(想到可以擺脫這群小惡魔,就忍不住偷笑
我也即將完成諮商實務的最後一次上台演練
(真恐怖,下次上台就是期末考了耶

所以,「二個禮拜」究竟有多長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ngheng 的頭像
    hengheng

    Hengheng's World

    heng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