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推薦!!整本書近450頁,很厚也很精彩,作者的描述很平易近人,淺白又生動的文字常常讓人會心一笑!比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更適合相關領域的人閱讀,尤其是專業心理人員,更能體會作者所陳述中的一些箇中滋味,雖然書中的論點都是些已知的知識,但有一種複習或再次檢視我與個案的種種經驗。
個案來到我面前,如何正確的去理解?書中明確提及的理論有個人中心與意義治療,還有幾乎會出現在每次晤談的各種防衛機轉,然而更多的理解是隨著諮商進展、慢慢堆疊而成的,是隨著心理師不斷反思、與諮商小組討論後,慢慢建構貼近個案的詮釋。光是這點,我就已經夠喜歡這本書了,各式各樣的樣態,雖然都不是我愛的青少年族群,但卻是一般諮商機構可能會遇到的典型個案。
個案與心理師的關係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因此要留意的倫理議題也很多,書中描述了很多很多的例子,例如:在路上見面要不要打招呼?可不可以參加個案的葬禮?何時可以緊急晤談?面對面晤談外,可不可以有其他的形式?在晤談時可不可以吃東西?個案的太太是心理師本人的心理師的個案,需不需要讓個案知道?
作者除了自己是心理師外,也因為遇到生命中的重大挫折而尋求諮商,所以還有「個案」的角色,個案真的就是個案,挑選心理師有諸多標準、只想要抱怨、想要心理師站在自己這方、期待心理師給出最好的建議...等等,這部分的描述也很「真實」,然而更值得細細思量的是心理師自己身為個案的省思,因為有了專業,所以個案不只是個案。這個部分的呈現,我覺得作者很誠實,我很喜歡。
除了以上的優點外,我最喜歡的是心理師充滿了「人味」!不管是專業上我們所說的移情或反移情,作者都有很負責任的常常進行反思與覺察,但最動容的是回應個案當下的詢問,「你喜歡我嗎?」、「你會不會覺得我很討厭?」在回答個案之前,心理師的腦海中不知閃過多少的念頭,他這樣問的意圖是什麼?這是什麼需求?會不會是移情?理論上我可以回答什麼?我內心的真正的感受是什麼?總和起來,我真正能說出口的又是什麼?或許可以回答「這樣詢問的原因是?」、「我的回答對你重要嗎?」,來巧妙的略過答案,但有時候真心的回應,或許才是個案想要聽到的;無論如何,都不會有標準答案,心理師被要求要真誠一致,但真的能夠百分之百真誠嗎?我想這也沒有標準答案,這因為如此,同業的專業人員看了這本書還是能有所省思與收穫,我相信一定能非常能夠同理作者(尤其是內心赤裸裸的OS),這樣充滿人味的心理師、這樣藝術的諮商,我好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ng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