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妳想學習,資源就會自然自然出現在妳面前!
這種魔力實在是屢試不爽!
去西藏後,再次確認自己對於佛學有濃厚的興趣,
不能說基督信仰不好,但可能就是少了點緣分,然後我覺得有點距離、沒啥感覺
在大陸的機場買了2本書,一本是我很喜歡的倉央嘉措、一本是買給爸爸的
(第一次買簡體書,為了西藏與佛法,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妥協的)
回來台灣沒多久,就發現羅卓仁謙出了新書「辯經 辯人生」
大概是今年聽了西藏旅遊的講座,那時的講者正好是羅卓仁謙,一位國中就輟學到印度學習佛法的學者
2017遊牧電影節:https://www.facebook.com/NCFF2017/
「正念的奇蹟」紀錄片:https://tw.movies.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7005(9/1上映)
正念的奇蹟:https://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2250140908&lid=search&actid=wise
正念陰瑜珈:https://www.kingstone.com.tw/3hrs/book_page.asp?kmcode=2014110776951&lid=search&actid=wise
另一個很明顯的巧合是關於烏拉圭總統
起因在於世大運開幕典禮上,烏拉圭舉了愛台灣的旗子
於是出版社就在臉書上介紹了繪本:全世界最窮的爺爺來演講
順便介紹了前烏拉圭總統-佩佩‧穆希卡的事蹟
然後因而找到了爺爺在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上的簡短發言
(讓世界各國元首都傻眼的演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fRREqqe-8&app=desktop)
巧合的是我正在看羅卓仁謙的「辯經」一書也有提到(ps.89)
簡單的說就是現代的經濟體制就是要鼓勵大眾消費才能促進經濟發展
而快速消費(不斷被洗腦要追求更好的)的結果就是造成過度浪費
而人們就會有過多的慾望,造成更多的煩惱、而心靈因此而更空虛
這次去西藏後,對於這個部分真的心有戚戚焉
不禁懷疑自己有沒有辦法過所謂「簡單的生活」?!
又或者更值得省思的是:如何在目前的經濟體制下,過簡單的生活?!
我無法像藏人一樣無欲無求,但怎樣可以過最低限度的慾望生活卻是我可以進一步追求的。
(就像剛剛還在商量要不要去吃頂級海鮮料理呢
不吃不會怎樣,但就是想要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