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部分人都在關注你飛的高不高時,只有少部分人關心你飛的累不累。」
在網路上看到這句話時,我又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這句話,我的父母從小到大執行的很徹底,
從不在乎我考的好不好、會考上什麼學校,也不在乎我是否有個穩定的工作、逼我一定要考公職,
從小到大,嘮叨的內容總是:不要熬夜、不要太累,要休息/辭職......
除了父母之外,的確只有少之又少的人懂我在想什麼、在我的脈絡中,關心我到底過得好不好,
it's ok!! 人際圈不就是這樣嗎?從關心的內容就可以決定彼此的距離,
而且不管是何種距離,對我來說,都是一種連結、一種互動、一種關懷的形式。
是不是年過了30,才能慢慢認同自己,那是否要等到40以後,才能慢慢喜歡自己?!
從小,我拼了命想要和別人一樣,除了功課好是主流價值外,其他很多的層面都和別人不一樣,
名字和別人不一樣、慣用手和別人不一樣,光是這兩點就讓我遭受了不知多少異樣的眼光,
至今還忘不了的是大學的教官,某天在軍訓課程點名時,居然說:妳父母為什麼要取這麼難念的名字!
好吧!不知道是否因為這樣,從小我的想法也和別人不太一樣,
多數人走什麼樣的路,對我來說真的不重要,頂多當做參考,我始終選擇我想要的以及我喜歡的,
雖然一路都顯得特立獨行,但不代表我很闊達的接受一切,
我默默的走著、頭低低的、盡可能不要和別人有眼神的接觸,
我會很有禮貌的回應周遭人的詢問與關心,然後再想辦法避開他人眼光而繼續往前走,
是的,我是沒自信的,嚴格說來,其實是自卑的,
那脆弱的自我一次又一次的受傷,再一次又一次的療傷與復原。
直到最近,我才發現自己似乎有點不一樣了!!
比較能勇氣的看看自己,而對於那個始終和別人不一樣的自我,
終於比較可以直觀地向她say hello,
終於比較可以理直氣壯的認為:這就是我啊,
我可以為了某些理由而改變自己,但我也可以為了要忠於自我而選擇保持原樣,
那些可以理解我外星語的朋友,謝謝妳們,妳們一定是我一輩子的摯友,
那些不太清楚我脈絡的朋友,謝謝妳們,謝謝妳們的關心與加油打氣,不同的語言讓我再度檢視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是的,我是位無法戴隱形眼鏡、目前還不想做牙齒矯正,喜歡粉紅色和穿裙子的女孩,
然後研究所輟學、目前不想再考,在一間私立學校服務,今年也不會想跳槽的輔導工作者;
我喜歡小孩,很想要有自己的孩子,也期待能有一位靈魂伴侶或談一場戀愛,
但是沒有也沒關係,我的世界絕對不會因此而天崩地裂;
我依靠文字記錄生活與整理想法,失去了文字等於失去了自己;
我討厭說話,很多場合,我可以保持沉默,除了和學生、劉妹妹、好友在一起之外......
還有好多很多只屬於我的我,
我希望可以慢慢再看得更清楚一點並減少一點嫌惡感,
然後希望40歲的我已經可以發自內心的喜歡自我........
註:2013年,值得註記的一年;
愈來愈多的頓悟提醒了我:我的心終於走過了混亂,
心已康復並呈現澄撤的狀態,我的思路變得更清晰、變得更能與自我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