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寫職涯規畫書

 

聰明的工作者,不只要會做事,還要會思考。你是否想過自己希望過什麼樣的人生?

你想過未來年、10 年、20 年後,你會變成什麼樣子?東方傳統職涯有一個魔咒,信奉一個工作做到底,因為組織安定,自然產生「職涯甜筒效應」,很多人希望像島耕作一樣,在自以為的好企業中設定目標、培養專業技能,晉升主管,最後以退休做結束。

25 歲想爬上課長位置,35 歲當上課長又想坐經理位置,40 歲坐上經理更想當總經理,許多人如此期待未來,但在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眼中,魔鬼讓你慣於聽指令行事,把人生發球權交給了組織,最後,當上總經理的人永遠只有一個人。

想脫離甜筒詛咒,你必須向另一位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學習,因為「世界將面臨巨變,變動之大,令我們不得不警惕」。韓第認為,「站在未來的交界口上,舊有的成功觀念已搖搖欲墜,未來我們的工作環境會有怎樣的改變?我們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嗎?」「職涯發展」不該單純地與「職業發展」畫上等號,更應該包含了「自我發展」的概念。美國生涯發展學者唐納舒伯(Donald Super)認為,「生涯,統合了各種職業與生活角色,也是一連串有酬或是無酬職位的綜合。除了職位外,還有很多和工作有關的角色。」生涯選擇不只涉及工作,還與成長過程、學習經驗、角色轉變及環境變化有關。

全職場生涯規畫,就是要主動找回你的人生發球權,無論是職場中的20304050,每一個階段,人人都應該像經營企業般認真,韓第認為,在變動的時代,人生不再只是一次攻頂,如何組合最佳人生,你應該分階段寫下自己的職涯規畫書,並適時檢視。

最好的職涯規畫,其實是一生多次的學習,分階段各自有期望達成的目標,並且學會在波段循環中,跟隨著成長,適度調整下一個階段的規畫與目標。

而職涯規畫的最終目的,是要達成平衡的生命狀態、豐富的生命成就,因此除了工作、職涯的目標之外,最好也能兼顧其他的人生目標,包括家庭目標、人脈目標、健康目標、興趣目標、志業目標等。

人生20304050,不同階段的職涯規畫書該怎麼寫?請你拿起筆,現在一起來寫寫看。

20 -30 歲:自我探索,找對方向

一個人,確定自己前進的方向,他就成功了一半。20歲的人生,最常見的問題是,「我還年輕,我的心還不定」,怎麼寫人生規畫書?

職涯發展,疑問總是多於答案,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也比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來得多。20 -30 歲的職涯規畫書,就是探索、紮馬步、練挫折,20 歲怎麼栽,30 歲就怎麼收。

自我探索是30 歲前的核心功課。台灣IBM 公司總經理黃慧珠認為,廣泛的多元接觸,是探索的重要方法,「潛力在哪裡,沒有嘗試不會知道。」

很多人剛踏出校園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麼,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太多的思考常會讓人躊躇不前,最後只落得什麼都沒有做到的下場。

這時,選對方向是很重要的決定,但是要如何確定這就是你要的未來,你得敞開心胸,克服恐懼,勇敢自我探索跟多方嘗試。

為什麼?如果人生是一種投資,此時機會成本最小。一旦決定,就馬上去做。因為就算做錯,調整方向所要付出的代價最低。

失敗又怎樣?只要你清楚在每次嘗試過程中,學到經驗,這些經驗都可以拿來當作之後的工作資本,而每一次的嘗試都可以讓你更加清楚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

不過選定方向的同時,也要開始打好職涯基礎。這裡的基礎不外乎指的是好的工作價值觀與負責任的態度。因為這個階段是你最可以放下身段從基層做起的時期,也是開始讓周遭的人了解「你是誰」的時候,如果你表現出積極、正向、負責任的態度,不管是在哪個領域,大家都會認定你是一個積極、正向、負責任的人。

30 -40 歲:開闊視野,建立品牌

30 歲,人生可能會碰到一大瓶頸,工作熟練了,沒有了初期新鮮感,生活充滿壓力、焦慮與倦怠,這時的職涯規畫書,重點該放在哪裡?

深度培養專業能力、樹立個人品牌形象、凸顯被重用的價值,是大功課。

經過幾年的自我探索與不同的嘗試之後,大概已經可以知道,哪些工作是你不想做,或是你做不來的。這時候的你,必須聰明地選擇,在要與不與之間,選定一個方向,努力朝目標邁進。

很多人在30 歲時開始有機會升遷,但這時候最重要的,是累積能在專業領域長期深耕的能力。這時愈確認自己的興趣,你會愈發現專業的不足。不過,正面思考的人會這樣想,知己不足,你會更有動力去做更深度的專業耕耘。

30 歲前學做事,30 歲起更要學做人。責任擴大,也代表必須學著更從組織的角度想事情,管理就是在學做人。如果組織裡多數人對你的描述,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品牌形象,讓自己的貢獻度和影響力自然顯現,是樹立個人專業品牌形象的第一步。

這是你職涯中帶得走的資產,如何找出獨有的特質和能力,深化專業技能與經驗,都需要用心步步為營。

進入35 歲以後,每個人的職場差距開始拉大,跨界接受挑戰,樹立自己的獨特價值,常是職涯大躍進重要跳板,此時你必須凸顯被重用的價值。學習從主管角度看事情,學著發揮影響力,讓主管覺得有人可以分擔責任,這時你所擁有的價值,可以讓你在工作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小小提醒,年紀漸長,風險成本愈高,不管你決定人生的走向是要繼續向上攻頂,或走另一條路實現夢想,或要開個小店、做SOHO 族,都要考慮擬定失敗應變計畫,最好學會做強項、弱項、機會及威脅SWOT 自我評估分析。

40 -50 歲:找生命第二曲線

40 歲,是人生的中場,是決定未來40 年人生走向的關鍵時刻;也是有足夠的智慧和基礎,做出最好選擇、重訂人生優先順序的黃金年華。

40 歲是擁有豐厚資源的時候,主動出擊,避免掉入守成窠臼,將過去累積的成果加以運用,並考量自己的人生優先順序,在家庭與工作間找到平衡點,努力縮小現狀與目標間的差距。

其實,人生有時是一種交換(trade-off)。選擇繼續往上攻頂,是過去很多人的職涯目標,但是,愈來愈多人在爬上山頂、準備插旗占據山頭的時候,內心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我有必要這麼嫁給工作嗎?我整天窮忙瞎忙,究竟為誰而忙?

在韓第眼中,40 歲的職涯規畫,因為成長曲線到達頂端,你必須學會「工作組合」portfolio life),包括薪資工作、收費工作、家庭工作、義工工作和學習工作等5種工作組合思考。

韓第提到,未來職涯發展上,一個工作做到底的觀念會逐漸消失,由兩三個不同人生搭配著不同事業形成的職涯規畫所取代。如何在走下坡前提前準備好自己的第二職能,讓自己在面臨下坡危機時及時轉換跑道或轉換人生方向,是40 歲後職涯規畫最重要的一點。

40 -50 歲的職涯規畫書,關鍵點就是要尋找生命第二曲線。這時你會更擔心害怕,因為舊的不可為,新的又摸不清。要提醒的是,如果能在曲線下彎前就開始思考對策,就能在前一條曲線高峰前,繼續展開人生第二條曲線,啟動終身學習,在人生與職場上不斷創造巔峰與新價值。

50 歲之後:丟掉標籤,做自己的主人

過了一輩子被工作、角色和責任驅動的生活,很多人在退休後會突然發現自己無所適從。更糟糕的是,你失去一個明確的身分標籤告訴別人你是誰,你是某某公司的主管或總經理?你是誰誰誰的父親或母親?隨著退休及子女長大,剩下的身分只有你自己。你是誰?你要什麼?

50 歲的職涯規畫書,這些問題更加凸顯。不妨反過來想,人生的輕鬆自在或許要到過了50 歲才能獲得,原本扛在肩上的責任與義務都能一點一滴地放下,這時候的你,最能做自己。

50 歲後的人生選擇,是一個新的挑戰,要捨得重新開機。不管這時候你的選擇是什麼,你可以更勇敢做自己的主人。在接近人生下半場的後半場裡,完成人生當中尚未實踐的夢想,是50 歲之後職涯規畫的重要目標。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經營學領域成功而獲致世界各國的讚譽後,在50 歲這樣一個容易鬆懈的年齡,從企業活動的管理,轉而把目光放在追求人類未來幸福的領域。他發展更多興趣,不斷挑戰新的學習,擴展新的人生,甚至有了傑出的表現,展現最佳的自我管理。

目前職場退休年齡愈來愈往後延,這個職場後半場,其實占了你人生的最大部分,如何能做到50 而知天命,學習過自由的生活,是這個時期的人生功課。

20304050 職涯規畫書該怎麼DIY,現在就請你拿起筆,翻開下一頁,寫下你自己專屬的職涯規畫書。

 

http://www.30.com.tw/article_content_31324_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ng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