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五歲時,我殺了自己 when I was five, I killed myself
書訊:金石堂
簡介:
我喜歡的女孩,潔西卡,因為父親去世而傷心哭了。我想安慰她,但是她說,她不想再當小孩,所以我們做了那件事。因為這樣,他們說我傷害潔西卡,害她住進醫院,就把我送進託管中心關起來。

在禁閉室裡,沒有窗,沒有床,沒有玩具,只有四面白色的牆壁。我只能用這枝偷偷撿來的筆,在牆上寫下我的故事:五歲時,我殺了自己……

這是作家霍華.布登行銷世界30年的暢銷之作。他藉由男孩波登,描繪出一個不被理解的孤獨心靈,是如何在一個與他格格不入的世界中生存。這其中,波登的單純與大人世界的複雜形成強烈的對比,他無力擺脫身邊那些討厭的大人的處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國經典名著《小王子》;而波登被視為超越常規、不被理解的困頓,以及對成人世界的不知所措,亦常被引比為《麥田捕手》的霍爾頓。

因此,這部小說在八零年代登陸法國書市時,立即引起驚人的迴響,除了被法國讀者拿來與《小王子》相提並論,更推崇它是法語版的《麥田捕手》。三十年來,它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讀者,甚至擁有「每十個法國人,就有一人讀過」的美譽,此一轟動現象,是法語書籍中少有能及。
有評論說,這本書能有既暢銷又長銷的成績,是波登這個男孩太讓人心疼難忘,作者的說故事手法太特別。但我們或許可以說,這是因為波登讓人想起了那個仍舊躲藏在童年裡、曾經不被理解和接納的自己,也發現我們想要的,其實只是在這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


推薦指數:

看完後,真的頗為失望,書名取的比簡介高竿,而簡介又比實際內容好看許多!
這是一本從一個小男孩的眼光去看待成人世界所發生的事情,
作者的立意的確吸引著我,但是書中關於事件的始末交代不清、對於人物心理的刻畫又不夠精準與細緻,
總而言之,和經典名著「小王子」比,真的還差的太遠了!!

本書只有兩個部分還算有趣:
1. 孩子們想像在大人(尤其是精神醫學)眼中只是一種「妄想」。
2. 在小男孩被送去接受心理治療的過程,出現了精神科醫師以及心理師,
針對小男孩的狀況,前者只是一味的自以為專業,然後將精神病學的框架強加在小男孩身上,
忽視小男孩沉默背後的防衛機制,而只是要小男孩配合,如果不配合,就把小男孩激怒、發狂、關在保護室裡,
然後在洋洋得意的說:妳看,他真得病的不清。
突然覺得病人行為的結果究竟是病人本身還是醫師所造成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ng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