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自然書寫的小說(湖濱散記不算,因為我忘光光了☹☹☹),很想為這本由吳明益老師所寫的〈苦雨之地〉好好寫一篇心得,但又覺得會寫壞了、撐不起原有的高度。

 

吳明益老師說自然書寫有幾個原則:1. 部分要是真實的。 2. 對於生態的描述要有科學根據(必須符合現實)。 3. 小說的重點不在於是不是虛構的,而是具有故事性(而這是文字的魅力,攝影夠寫實但很難有故事);〈苦雨之地〉的確做到以上3點,甚至在校稿過程還請了各領域的科學家提出專業的指正。一般的小說家根本不用做到這樣,與事實不合的部分就說是小說情節就好了,但吳明益老師卻認為即便是小說也要讓讀者吸收知識,至於會不會因為太艱澀而流失讀者,老師認為應該要反過來思考:若有人真的看的懂,就會知道其中的美感。(是的,「看懂」本身的確是很美的事!)文中的確大量使用科普知識,上山下海、寒帶熱帶、視覺聽覺.......蚯蚓、鳥鳴、北極生活、高山爬樹、海洋生活、水晶蘭、藍鰭鮪、雲豹......在閱讀當中,我撐過第一篇滿滿的蚯蚓過後,的確可以當作在看國家地理頻道好好認識其他生物了。(而帶給我的反省是:究竟是蚯蚓噁心還是對蚯蚓一無所知的我噁心?)

 

小說不只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更加入了很重要的科技元素,例如:電腦病毒,串起各篇小說的共同點,不只是讓電腦感染病毒壞掉而已,我認為作者還有病毒深入人心、科技對於攻擊心靈的隱喻。例如:仿生魚,本來是一群人在海上企圖想要捕捉藍鰭鮪的情節,好不容易抓到了,結果剖開一看:是人工製造的機械魚(不用查證應該就是科幻小說的情節)。這樣的魚是不是魚?有血有肉有呼吸都跟和原本的「魚」一樣,只是部分有機械而已。我覺得更弔詭的是:人為什麼要創造這樣的魚?背後的企圖是什麼?想要展現技術?想要物種演化下去?那物種的滅絕是否是自然的一部份?如果是,那人類為何要違背自然法則?憑什麼?(順帶一提,小說中的淡江大橋已經蓋好了,我不喜歡,以後日落就不再是單純的日落,視野永遠都有個人工橋的存在。另外正如作者所言,因為橋的存在會讓原本往否兩岸的小船只剩下觀光的意義,這是文明的進步......嗎?🤔🤔🤔某個部分的我,其實還蠻原始的,如果多花時間就可以保存原有的生態,我會寧可犧牲時間就好,就像每天進出台北的塞車一樣。)

 

或許這正是我欣賞作者很重要的原因,小說不只是小說,企圖讓理性的科學出現在感性的文字脈絡中,面對大海的孤寂、面對高山的謙卑(不要問如何征服高山而是要問高山是否願意讓你進來)、面對極圈的生死與共,自然界的韻律與美感,我又知道幾分?而身為人類的我們深深反思:人若有別於其他生物(高人一等),那麼我們該如何與大自然相處?如何發展人類的文明卻不用過度破壞與犧牲自然界,又或者人類是否能站在應有的高度上照顧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關於吳明益老師寫作的企圖心深感佩服!(聽過老師的演講,本人也真的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人,時而尖銳的批判、時而柔性的表達對自然界的情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ng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